今天决定不看书|没想到,爱上了这些小众悬疑剧

会员昵称:小编 会员头像: 关注 投稿量: 粉丝量: 关注量:

曾经我们对“剧”的认知只有一种——每天晚上八点钟坐在电视机前逃避作业40分钟的借口。后来逐渐打开了视野,投入肥皂剧的怀抱,那种穷女孩爱上富家公子的故事,奶奶和我都曾看得津津有味。如今,各国的剧集在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巨大变化(不一定是提升,但是变了)——从偏好的故事情节、表演方式到制作水准。说实话,现在已经有点儿跟不上层出不穷的长剧中剧短剧迷你剧的各种花样,被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哪儿看起。结果就是我会毫无意义地在各种视频网站上不停地滑动页面,然后退出、上另一个APP看推荐和评论,最后把一天的时间都花在看各种悬疑剧的切片上。没错,挑剧和挑书最终都会花了眼,总是下不了决心按下播放键,但当有一天我误打误撞地进入了西班牙剧的世界,这个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

众所周知西班牙的悬疑电影非常出色,前几年口碑非常好的《看不见的客人》,以及近期新的佳作《上帝的笔误》等等。西班牙的电视剧同样非常热爱“悬疑”“推理”元素,爱到什么程度呢?一般我们都会说“啊,这是一部悬疑剧,还融合了爱情(科幻、职场、青春等等)元素。”而西班牙剧则是“这是一部校园剧,但有案子。”“这是一部家庭剧,但有案子。”“这是一部霸总剧,但还是有案子。”好的,非常符合我的胃口。今天讲的几部剧,就是各种题材的西班牙剧,但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杀人案件。先说好,由于个人的趣味,这五部中的四部都是小众的(不会出现《纸钞屋》《谁杀了莎拉?》这样比较热播的板鸭剧),选择它们的原因你大概很难猜到。

《名校风暴》

Élite

另一个译名更有意思:《菁英杀机》。不知道最初是什么吸引了我,可能是觉得它的模式太像《绯闻女孩》,家境一般的学生来到名流云集的私立学校,他们的任务是融入富人圈子,观众的任务是平静面对各种狗血。但西班牙的尺度,确实还是让我稍微不平静了一下。

第一集开始没几分钟,就有人被杀了,剩下8集的时间,大家就得去弄清楚凶手是谁。但是我有90%的时间,压根儿想不起找凶手这事,因为它其中的校园生活实在太精彩了。

小团体的斗争、互相陷害、指责,的确让我感受到了《绯闻女孩》《美少女的谎言》里的那种氛围。但这部剧里面坏女孩、敲诈勒索、三四五角恋以及身份认同危机之类的高中“常见”问题来得更猛烈一些,轻松突破一般青少年题材剧集的界限,“三人行”都是每季标配了,还有球星爸爸爱上儿子的男朋友之类需要大脑当机重启之后才能理顺的人物关系等等。每集的开篇和结尾都会有一段警察问询的场景,每个角色都面露哀伤梨花带雨地回忆跟死者的相处点滴或者案发当天的某个细节,然后对谁可能是凶手指指点点。不过,“嫌疑人”都能很快地拿出不在场证明,所以越看到后面,那种被迷惑的感觉越强烈,因为前面真的很容易因为剧情过于离谱而忽略每个人证词的真假——这是一种新的障眼法吗?第一季的凶手确实比较意外,不过TA是我心中最不喜欢的角色,所以我美滋滋地接受。

此剧从2018年开播到今年,一共播了八季收官(23年播了两季),每一季都死一(或不止一)个人,每一季剧情的走向都让我不禁屡屡倒吸凉气。冷静下来分析,这三个优点是让我一追到底的原因。

首先,这部剧里面没有绝对的反派。纯粹的坏人真的让人非常烦躁,对那种坏得纯粹的人,其实我是丝毫不在意他的结局的,根本提不起劲看。而这部里的所谓“反面”角色是最有意思的。真要夸夸编导在全面展现角色成长方面做得很棒。在第一季恨的人,到了第三季的时候,成了我最喜欢的角色。这个变化过程才是追剧的精髓啊!真正的“爱恨交织”。

第二个优点,是至少半数以上剧做不到的,它一点也不拖拖拉拉,该结束的时候,非常爽快地“踢走”一些故事线。到第三季结尾的时候,前两季熟悉的角色退场过半,让人难过又庆幸,很高兴他们的故事线完整了,我们不必看着他们被过度消耗,毫无缘由地在剧中一直拖着不走。下一季,我们会认识新的角色,也会爱上或讨厌他们,这种有轮回感的鲜活呈现,挺好的。

最后一个优点,在于主演之一阿隆,这一点只有看了才能体会其中的魅力。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大胆、充满活力,而且毫不畏惧打破常规的剧,是把狗血拍得很极致让人放不下的那种剧。唯一需要提醒的是:可别对任何角色感到放心。

《你留下的烂摊子》

El desorden que dejas

《名校风暴》的编剧卡洛斯·蒙特罗用自己的小说改编而成。还是聚焦校园(狗血校园剧真是他的舒适区啊),比《名校风暴》的质感更好。

设定是这样的:女教师拉克尔是某高中新来的文学老师,她上任之后发现,在她之前执教的文学老师比鲁卡的死不那么简单,而且学生们对她的态度也透着古怪,所以她试图解开比鲁卡的遇害之谜,然而,她调查得越深,就变得越发痴迷,很快就陷入了对比鲁卡的执念之中,并且非常害怕自己最终也会落得个死亡的下场。

节奏很好的剧,剧情一集比一集扣人心弦,慢慢地揭示出比鲁卡过去生活中的种种信息,两任教师的角色很有魅力,让人乐意随着两条时间线去追踪她们的生活如何从平行走向交织,虽然她们从没见过面,但比鲁卡却对拉克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不落地”的拉扯感很有戏剧张力。八集的内容里充满了曲折变化,会让你在观看每一集时都不断猜测剧情走向。各种界限模糊不清,每个人似乎既是反派又是受害者,又似乎都不是。

鉴于市面上的谋杀悬疑题材作品可谓泛滥,在《你留下的烂摊子》身上,难免“遗传”了许多谋杀悬疑类前辈作品的特征:嫌疑人名单较短、故事发生地点相对局限,以及有一位试图将支离破碎的线索拼凑起来的主角——老老的、熟悉的设定。

但这部剧在两个重要方面与常见的套路有所不同。首先是加入了一位看似不太可能且不情愿的侦探角色。如果非要类比,那大概是与《利刃出鞘》里的护士比较相似吧。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一位非传统的侦探缺乏专业训练以及经验,而这些欠缺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危险之中,同时也迫使他们依靠直觉和独特的技能组合;就拉克尔而言,是她管理课堂的能力以及文学知识(意外吧!这位编剧导演的文学功底还是很强的,文学课的部分经常给我很大震撼)。

这部剧的非传统特质还体现在比鲁卡之死所笼罩的不确定性上。表面上看这是一起自杀事件,但剧中那种令人感到压抑的环境氛围,以及拉克尔的学生、同事和恋人身上所展现出的攻击性,使得拉克尔越发深入地去探究一起可能根本就不是谋杀的案件,而与此同时,她内心对自己也会遭遇同样命运的恐惧在与日俱增。

它还有精巧的摄影和配乐,而且以此成功地区分了两条时间线,同时又能让观众对二者进行比较。

整部剧贯穿了学生和教师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时而为盟友,时而为敌人。非常值得提出的是,这部剧未把最主要的三个学生角色刻画成成熟的成年人,也未塑造成任性的孩子,他们就是正在一个令人困惑而不安的环境里摸索前行的青少年,而在这个世界里,成年人也和他们一样迷茫。

这部剧对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事件”的“距离”讨论得很充分,大概的主旨可以粗暴地归结为:距离虽会带来孤独,但亲近却潜藏着危险。拉克尔对她的新同事、学生,甚至是自己丈夫了解得越多,她的身心所面临的危险就越大。拉克尔的最终目标是理清比鲁卡的动机和性格所构成的那团乱麻,可她每前进一步,就离暴力和致命威胁更近一些。然而,她又无法停下脚步。

当然,按照板鸭剧的传统,这部剧也“狗血化”了很多严肃的社会议题,比如性侵、毒品等等,出现了比《名校风暴》更匪夷所思的家族成员畸形关系叠加师生恋叠加出轨等等,心疼阿隆一秒钟,他在每一部剧里都承受了太多。

《绝对缄默》

El silencio

6集的迷你剧。纵然阿隆是绝对主角,我也无法推荐此剧。

通常来说,一部糟糕的剧,特别是推理剧,糟糕的首要标准是:剧情漏洞百出。而这部,漏洞千出万出,已经连成了一片黑洞,它会将偶尔飘来的零星叙事片段统统吸进去,然后不留痕迹地将所有正常的逻辑摧毁。实属罕见。

故事开篇呈现了这样的场景:一名女子和一名男子,相隔几秒,分别从城市某公寓楼的顶层坠下,摔得血肉模糊。六年后,男主从少年管教所获得假释,警方试图查明他犯罪动机的努力均告失败,对,男主就是那个疑似推父母坠楼的凶手(唯一的嫌疑人)。于是不知道是谁,想出了一个奇怪的实验。他们让男主回到那间发生命案的公寓生活,但公寓里的每个房间都安装了麦克风和隐藏摄像头。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一位名叫安娜的精神病医生及其调查团队的全天候监视,他们想要研究男主是否会对社会构成威胁。为何这样一个荒唐且风险颇高的计划会得到批准,是侮辱观众智商的众多问题中的第一个,放心,你绝对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至于男主本人,他的精神状态不明,在整个监禁期间,他未曾对任何人说过任何一个字。请记住,这一点肯定很重要,毕竟这就是剧名《绝对缄默》的由来。我一开始以为这是最大的看点,要如何处理这样一位独特的反派主角呢?我想了一万种可能,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让主角一出狱就开口说话了!!!他的假释条件之一是要接受一位牧师的道德指引,他马上就和这位牧师聊上了,对于一个多年不开口的人,聊得那叫一个流利啊!然后没多久,跟一位追随他的“女粉丝”恋爱上了,那话就更多了!所以,“不说话”这一设定几乎一开始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然你至少给剧改个名字吧!叫《缄默了一会儿》也行啊。

接着往下说,监视员安娜这个角色也十分不对劲,她的人生好像只有一个目标:监视男主,也并没有专业分析,just,监视!暂且把她当成一个别的剧里难以看到的特立独行的角色。但看了两集之后,我觉得我面对的可不只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啊;我面对的是一个莫名其妙爱上男主的特立独行的人,这位安娜在全剧诸多令人费解的情节中“贡献”了好几个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刻。与此同时,这次秘密监视行动本身是由一名警察负责监管的,而他明显没起到什么作用,就好像是被派来搞破坏的一样。但究竟是谁派他来的,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呢?我们将永远都没办法知道,不是我没看懂,是没!交!代!

这部剧无论是在整体故事脉络还是细节方面,都显得荒诞不经、不合逻辑。剧中角色总是很凑巧地出现在恰当的地点,对自己行为所导致的明显后果表现出惊讶和恐慌,还会显示出知晓一些他们本不可能知道的事实,原本能让这一团糟的剧情变得有可看性的,或许应该是营造出一种狂热、肥皂剧式夸张的氛围。然而,《绝对缄默》走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阴谋惊悚片那种疑神疑鬼的风格,要不是里面的人说西班牙语,那全剧没有一丝阳光的场景设定,我还以为是在阴雨连绵的重庆拍摄的呢!

然后更诡异的来了,还记得那个让男主立刻放下沉默开口聊天的牧师吗?这位导师光头,戴着粗大的戒指,举止透着一股怪异的气质,看上去更像是个黑帮分子。令人困惑的是,他还是个菜园农场主,让一群心灵受过创伤的年轻人在塑料大棚里干活。干活儿还偷偷摸摸地干,明显是为一些不法勾当打掩护,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不法勾当呢?而且这些内容会与主线剧情合理衔接起来吗?并不会!

真的是支线和主线的全面崩溃。就这样一个剧,结局还要双重反转,之所以要有双重反转,是因为第一次反转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

这部剧就算喜欢阿隆的观众看,都勉强了。

《愤怒的时代》

La edad de la ira

目前只出了一季,好看。

开篇便是一名男子惨遭残忍杀害,据称凶手是他的儿子马科斯——一个看似没有什么问题的青少年。然后人们发出疑惑,像他这样的人怎么会犯下如此暴行。其实还是一个从弑父案切入,探讨青少年成长的剧。

这部共四集的剧集将剧情按不同角色对事件发展的视角划分。第一集介绍了无忧无虑且叛逆的女孩桑德拉,她爱上了马科斯,很快,两个人的感情融入了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新同学劳尔。之后又逐渐展开了马科斯哥哥的视角。这四个角色都特别脆弱又复杂,他们要应对超出自身承受范围的创伤,虽然有些莽撞,但对那些老生常谈的主题(原生家庭)展现出了细致入微的诠释。

这部剧刻画了他们的恐惧、不安全感、疑虑以及愤怒,但也有他们的幻想、梦、热情和喜好,以一种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展现青春期,很舒服,不矫情。

《神圣之家》

Sagrada familia

开场镜头:时间来到1998年,我们身处位于北非的一座城市(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地区),画面中有一名女子正在分娩,医护人员在忙着下达各种手术的指示。之后,镜头转向家里,母亲小心翼翼地抱着婴儿。“娜塔莉亚来了,”一名男子说道,“她迫不及待地想和尼科待在一起。”而这一整群人被框在一个镜头里,这个镜头最后变成了一幅彩色玻璃画。他们就是《神圣家族》。

一年后,当初分娩的那名女子推着一辆婴儿车,她换了发型,变了发色,在公园与其他女子一起喝鸡尾酒,她管儿子叫雨果。她的大女儿从大学下课归来,女子却介绍说女儿是雨果的保姆。更诡异的是,晚上回到家,家中地下室被反锁的门打开了,她的大儿子住在里面,女子对他说“晚上出去更安全些。”

悬疑元素满满,观众已经明显能感觉到,有某种令人不安的情况正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悄然发展着。那个原本叫尼科的婴儿突然被称作雨果,身份是保姆的女儿,只能在夜间行动的儿子,都让这位主角“母亲”,变得神秘而可怕。《神圣家族》剧中时不时会响起那种飘忽、隐约带有恐怖片风格的音乐,通常是在母亲努力营造她所虚构出来的生活时响起。除此之外,《神圣家族》还有几条相互交织的支线情节。其中包括一位有着特殊孩子的母亲、一位寻求领养孩子的教师,以及一对一心想成为“邦妮和克莱德”式(注:美国著名雌雄大盗)的雇佣兵夫妇,而这对夫妇不由自主地对他们的目标产生了一种逆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注:指受害者对加害者产生情感等情况)。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不断给整个叙事添上一道道划痕——对观众来说,就好像是试图徒手去捆扎一捆带刺的铁丝网——而每出现一点血腥情节,就愈发让人看得过瘾。

母亲们的行为是《神圣家族》这部剧的核心所在,剧中看似平静的社区里,身份和经历各异的母亲们各自都有神秘的过往,这一切在《神圣家族》的八集剧情里逐渐铺展开来,好似一道小火慢炖的菜肴,只有炖煮到位后才让人恍然大悟。第二季的走向仿佛有走向烂剧的趋势,希望还能圆回来吧。


原标题:《今天决定不看书|没想到,爱上了这些小众悬疑剧》

阅读原文


顶一下
(0)
0.00%
踩一下
0
0.00%
评分:
总分:0.00

您好,访客!有什么新鲜事想告诉大家?

点击按钮快速添加回复内容: 高兴 支持 激动 给力 加油 生气 路过 威武 推荐
发表
暂时还没评论,等你发挥!

投诉建议

感谢您的投诉及建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